打破出口驅動經濟的僵化觀念

整合產業、服務產業、發展產業

打破出口驅動經濟的僵化觀念

2023-07-26 經濟日報 社論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2021年,我國經濟有著逆於全球趨勢的高成長,反而在疫情趨緩的今年遭逢逆風,全球需求疲弱、庫存去化緩慢導致出口已連十個月衰退,使得經濟成長「保2」幾乎不可能。我國貿易依存度位居全球前茅,出口衰退冠於亞洲各國自不足為奇,只是出口衰退對經濟成長影響不小,各界都關心究竟衰退會持續蔓延多長時間。答案恐怕不容過度樂觀。

觀察從主計總處到各智庫機構的預估,多是預測今年第4季出口好轉,對於經濟成長會有明顯的挹注,其原因之一係立基於去年第4季出口即已開始衰退的基期效果。從GDP的定義與公式來看,這並無可厚非;只是這樣的預估也暗示出口不至於到連16黑。我們抱以希望之餘,還是須對出口可能出現的惡況抱持審慎態度。

目前對出口樂觀的另一理由來自於全球庫存的去化,認為一旦開始補庫存,動能就會恢復。然而,庫存本來就會隨時間去化,真正重要的是去化的速度。去化速度快代表市場需求強,貿易動能就會加大;反之,去化速度慢代表需求疲弱,儘管庫存去化了,貿易動能還是很微弱,難以寄望出口短時間內會明顯復甦。今年初,一般的預期是隨著中國大陸解封的經濟復甦,傳統產業的出口可望在第2季率先回春,電子科技業的則會在下半年因庫存去化而好轉。只是中國經濟遠遜預期,第2季較第1季尤糟,傳產出口不僅未回春,外銷訂單還持續陷於深幅衰退;電子科技業也在台積電法說會「庫存去化不如預期」的宣告,證實了出口仍處困境。

庫存去化不是重點,全球需求疲弱才是。需求疲弱的主因是全球通膨;通膨嚴重影響了各國中低收入民眾的購買力,造成所得分配的惡化,致使全球消費動能衰退,進一步影響貿易動能。這由全球各機構幾乎均預測今年的全球貿易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可證。源於分配惡化、消費動能低落影響全球貿易的現象殷鑑未遠,2015到2016年正是如此,當時我國也歷經出口連17個月衰退。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全球並未有嚴重通膨,對比當時,更有理由擔憂現今國際貿易面臨的惡境。想要國際貿易恢復動能,關鍵在於通貨膨脹率能否回覆低位水準,以及各國消費者購買力是否能夠很快回復。

雖然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已下跌至3%,但主要是油價下跌,其核心通膨率仍高。近來的趨勢更令人憂心,俄羅斯推翻黑海協議及聖嬰現象已開始推升全球糧價,國際能源論壇 (IEF) 也預計油價恐在今年下半年持續上漲,金融市場的表現顯示資金依舊充沛,這些都助長了通膨的僵固性、反撲性。此外,為因應氣候變遷,歐洲、美國碳邊境調整機制及各國碳稅正在上路,這些合理必要成本當然有長期推升物價的力道;全球供應鏈重組使得全球生產不再以低成本為主要考量,也勢將推升物價。因此,很難說通膨現已受到控制或接近結束,因此其對貿易等實體經濟的影響仍會持續。

我國出口衰退冠亞洲還有一要因,就是我國出口幾乎集中於中上游的中間財。中間財不同於最終財,幾乎沒有促銷空間,只能等待下游需求恢復重新下訂單。這凸顯了貿易依存度過高以及集中於中間財生產的結構劣勢,這種劣勢恐怕不是分散出口地區就可輕易解決的。產業多元化、發展軟體產業、軟硬整合既是政府既定的產業政策方向,就應加緊努力達成,藉以長期優化出口結構。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內需消費的極佳表現已成為挹注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這除了顯示國人得以實質享受經濟成長果實外,更重要的是改變非得追求出口來驅動經濟成長的僵化觀念,一方面降低承受國際景氣波動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展現邁向先進國家應有的高內需占比,誰曰不宜。

選單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