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美中貿易戰的兩樣情
2022-10-11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2022/10/10 22:52:00
經濟日報 王薇瑄(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美中貿易戰始於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以「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與商業機密」拉開貿易戰的序幕,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必須向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當時涉及的商品總值達600億美元。
直至今日,由貿易戰衍伸的科技戰多不勝數,包括中美冷戰、美國組建晶片聯盟、中國被迫戒斷美國高科技晶片與高階半導體技術等。
近期的最新目標則是生物科技產業。拜登政府計畫支持美國生物製造的基礎設施,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近期的兩則新聞,卻顯示了兩國科技戰在數位和製造產業的兩樣情。
首先是iPhone 14計畫導入中國「長江存儲」技術的3D NAND晶片。此事引起美國參議員譁論,認為長江存儲與中國政府的關係並不透明,因而呼籲國家安全委員會必須對此全面審查。
雖然蘋果只在中國地區使用此款晶片,但仍舊有安全疑慮。
另一則新聞是,美國五角大廈國防合約管理署發現,F-35戰機內部渦輪機中含有中國製的合金零件。
這些零件由中國的漢威聯合國際負責生產,但美國聯邦法規中特別禁止任何國防武器生產鏈使用中國的產品。採用這項零件,當然就違反了美國聯邦政府的軍事法規。
調查結果發現,所有F-35戰機皆含此款中國零件,若全面停止生產並汰換,會嚴重影響戰機後續的交貨時程。於是五角大廈考慮將此款零件放進特別豁免名單,讓F-35戰機供應鏈能順利運作。
晶片屬於數位產品,參與運算、存儲和程序處理,對於晶片的疑慮尚可理解,畢竟在「資安意識」相當強烈的美國,近幾年在地企業也紛紛喊出了保護使用者隱私的口號,因此Cookies逐漸走出主流,蘋果手機也會徵詢用戶是否存取使用者資訊等。
有趣的是,既然都已經明文規定F-35戰機不得使用中國零件了,卻依然得到了美國官方的默許,也許零件並不影響「安全」問題,然而如此暗通款曲,未免令人咋舌。
數位的,不可以;製造業的,可以,真是令人費解的兩樣情。我實在好奇,這樣的條件式大戰,未來還會有多少特例?
縱使美中貿易戰讓世界必須做出或軟或硬的選擇,但其實台灣從中可以獲得不少的機會。
美國實習生本來要送去中國學習中文,現在多到了台灣;許多中國產品在貿易戰下不得輸入美國,反之亦然,許多美國產品也因禁令不得輸入中國,這都是台灣廠商與政府必須立刻布局補位的空缺。
突然出現的市場,講求天時地利,台灣創意無限,又有豐富的科技製造資源,人和的條件齊備,就看台灣企業如何在風雨飄搖的國際市場上,搶得自己的席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