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拚LV型復甦 政府先做好兩件事
2020-07-27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2020-07-25 01:09經濟日報 社論
新冠肺炎從年初肆虐全球至今,未有落幕跡象,指標國家如美國的確診病例持續攀升,歐洲、香港近來也驚見第二波疫情。對照台灣解封已超過一個月,疫情控制尚稱穩定,餐飲、旅遊業也漸次回溫,惟海外疫情依舊兇猛,面對這場世紀大疫,政府除了要保持警戒外,也必須前瞻規劃,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早在二次疫情浮現前,國內外一些機構對於疫情後的全球經濟復甦,有過不少預測。有樂觀者認為,未來經濟復甦將如當年SARS結束後,呈V型反彈,孰料疫情行走大半年,主要經濟體均未脫險,全球也還在苦等疫苗,V型反彈的希望愈來愈渺茫,反倒是經濟復甦遲緩的惡夢,愈來愈真實。
上月底,國際貨幣基金(IMF)大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至-4.9%,但說也奇怪,疫情下的經濟走勢疲軟,股市卻已然回神,近來包括美國、中國大陸,及台灣股市均出現一波漲勢,有人因此形容為「L型的經濟復甦,V型的股市反彈」。
細究此刻為何會出現股市與經濟基本面脫鉤現象,原因在於,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國央行變本加厲推動原已寬鬆的貨幣政策,股市在豐沛的資金行情簇擁下,自然水漲船高。另外,以美股、台股為例,疫情間漲勢較大的股票,多集中在網路、5G、遠距工作等科技股或生技股,也頗能反映疫情下的新趨勢。
對於政府來說,看清LV型經濟復甦的虛實,有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避免資源錯誤配置、做白工。政府當知,當前股市的V型反彈,是長期低利率、貨幣寬鬆的結果,但市場並不愚笨,這點從近來市場對於黃金、債券的避險需求同步升高,足以看出市場對於日後的股價調整,是有防備的。
政府與其要花大力氣常態性護盤,還被外界指為錯把「萬二」當政績。不如好好想想,在二次疫情威脅下,台灣如何在疲軟的L型經濟復甦中,為經濟彈起做好準備。以下這兩件事,非常值得政府即刻來做。
一是謹慎擘劃糧草,應對長期危機。今年4月政府總計端出1.05兆元的紓困振興預算,扣除央行、郵政儲金與各公營銀行提供的7,000億元貸款額度,其餘3,500億元主要用來補貼「艱困企業」的薪資與營運資金、發放振興三倍券,及提供初入職場、放無薪假員工、失業者與自營業者的補貼等。
在疫情爆發時,這一大筆錢撒下去,的確成為不少艱困企業與弱勢勞工的「救命草」,但一季過去了,有預算項目提前用罄,如補貼艱困企業薪資與營運資金,也有一些項目引發爭議,如自營業者薪資補貼,這就值得政府運用數據分析,這波的紓困到底是哪些規模、業態與類型的企業或個人,拿到補助金?補助的實際效益何在?下半年還將推出的「紓困3.0」,有沒有記取教訓,把錢花在刀口上?
二是關注眼前失業,但也必須前瞻創造新工作。這波疫情改寫過往全球供應鏈生態,也為遠距工作、網路生活帶來有利支撐。因應這波轉變,先前就有包括聯準會主席鮑爾等專家提到,疫情將帶來「勞動力重新分配」,一些遭受疫情衝擊的企業或產業所流失的工作,將一去不復返。
為了避免現在的失業者及求職弱勢,在疫情結束後,演變為長期的失業者,政府除了專注眼前的失業救助外,眼光也必須放遠從現在開始培育未來的工作者。政府可以做的是,鼓勵更多的產業創新、科技研發,以及促進更多的產學對話、交流。政府當知,所謂的前瞻,不必然是要把大部分的錢都拿來做軌道,但幫助國內產業與企業保有競爭力,卻是最必要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