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论/拼LV型复苏政府先做好两件事

整合产业、服务产业、发展产业

经济日报社论/拼LV型复苏政府先做好两件事

2020-07-27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2020-07-25 01:09经济日报社论
 
新冠肺炎从年初肆虐全球至今,未有落幕迹象,指标国家如美国的确诊病例持续攀升,欧洲、香港近来也惊见第二波疫情。对照台湾解封已超过一个月,疫情控制尚称稳定,餐饮、旅游业也渐次回温,惟海外疫情依旧凶猛,面对这场世纪大疫,政府除了要保持警戒外,也必须前瞻规划,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早在二次疫情浮现前,国内外一些机构对于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有过不少预测。有乐观者认为,未来经济复苏将如当年SARS结束后,呈V型反弹,孰料疫情行走大半年,主要经济体均未脱险,全球也还在苦等疫苗,V型反弹的希望愈来愈渺茫,反倒是经济复苏迟缓的恶梦,愈来愈真实。
 
上月底,国际货币基金(IMF)大砍今年全球经济成长率预测至-4.9%,但说也奇怪,疫情下的经济走势疲软,股市却已然回神,近来包括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股市均出现一波涨势,有人因此形容为「L型的经济复苏,V型的股市反弹」。
 
细究此刻为何会出现股市与经济基本面脱钩现象,原因在于,自疫情爆发以来,各国央行变本加厉推动原已宽松的货币政策,股市在丰沛的资金行情簇拥下,自然水涨船高。另外,以美股、台股为例,疫情间涨势较大的股票,多集中在网路、5G、远距工作等科技股或生技股,也颇能反映疫情下的新趋势。
 
对于政府来说,看清LV型经济复苏的虚实,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免资源错误配置、做白工。政府当知,当前股市的V型反弹,是长期低利率、货币宽松的结果,但市场并不愚笨,这点从近来市场对于黄金、债券的避险需求同步升高,足以看出市场对于日后的股价调整,是有防备的。
 
政府与其要花大力气常态性护盘,还被外界指为错把「万二」当政绩。不如好好想想,在二次疫情威胁下,台湾如何在疲软的L型经济复苏中,为经济弹起做好准备。以下这两件事,非常值得政府即刻来做。
 
一是谨慎擘划粮草,应对长期危机。今年4月政府总计端出1.05兆元的纾困振兴预算,扣除央行、邮政储金与各公营银行提供的7,000亿元贷款额度,其余3,500亿元主要用来补贴「艰困企业」的薪资与营运资金、发放振兴三倍券,及提供初入职场、放无薪假员工、失业者与自营业者的补贴等。
 
在疫情爆发时,这一大笔钱撒下去,的确成为不少艰困企业与弱势劳工的「救命草」,但一季过去了,有预算项目提前用罄,如补贴艰困企业薪资与营运资金,也有一些项目引发争议,如自营业者薪资补贴,这就值得政府运用数据分析,这波的纾困到底是哪些规模、业态与类型的企业或个人,拿到补助金?补助的实际效益何在?下半年还将推出的「纾困3.0」,有没有记取教训,把钱花在刀口上?
 
二是关注眼前失业,但也必须前瞻创造新工作。这波疫情改写过往全球供应链生态,也为远距工作、网路生活带来有利支撑。因应这波转变,先前就有包括联准会主席鲍尔等专家提到,疫情将带来「劳动力重新分配」,一些遭受疫情冲击的企业或产业所流失的工作,将一去不复返。
 
为了避免现在的失业者及求职弱势,在疫情结束后,演变为长期的失业者,政府除了专注眼前的失业救助外,眼光也必须放远从现在开始培育未来的工作者。政府可以做的是,鼓励更多的产业创新、科技研发,以及促进更多的产学对话、交流。政府当知,所谓的前瞻,不必然是要把大部分的钱都拿来做轨道,但帮助国内产业与企业保有竞争力,却是最必要的投资。

选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