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變局 重塑產業鏈
2020-04-27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2020-04-24 02:4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各國都祭出超級紓困振興方案,雖然或可應急避免經濟崩盤,但有些傷痕造成的長期性影響已開始浮現,使得「後新冠」時代全球經貿變局山雨欲來,必須掌握動向謹慎因應。
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都出現醫療公衛甚至一般物資短缺問題,小則排隊搶購,大則對醫護人員生命造成威脅。各國政府都使出渾身解數全力動員改善,但困擾卻持續存在。這種情況引發對經濟全球化的質疑,認為過去30年來的全球化不斷深化,卻導致先進國家高度仰賴外包(off-shore),喪失了工作機會及對基本物資的生產能力,也使各國暴露在供應鏈斷鏈的風險中。尤有甚者,認為「經濟全球化」正是「疫情全球化」的主因。這樣的反思引發的後果,就是開始出現生產回流(Re-shoring)、經濟「自給自足」,等去全球化的主張,更聳動的喊出「全球化已死」。
首當其衝的無疑是中國大陸。近期最常被舉出的例子,就是2003年SARS疫情時中國僅占全球商品產出的4%,而伴隨全球化進展,17年後的今天竟已提高到16%,因此中國任何風吹草動,世界都跟著遭殃。本次重災區湖北是全球汽車零組件重鎮,於是湖北封城後,從日、韓到德國、義大利的車廠也都跟著停產或減產。而過去中國供應了全球口罩及個人護具需求的一半,這次全球短缺,更讓中國背上了「全球化罪人」的原罪。歐盟是另一個受重傷者;新冠疫情深刻的烙下歐盟政府的遲鈍及無力,各國只能自求多福的傷痕,未來對歐盟整合應該只有不利影響。
台灣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若非全球化,台商不會包辦了全世界多數的筆電、主機板、半導體、機能性布料、運動鞋以及其他我們引以為傲的成就,因此若「後新冠」時代「去全球化」思潮蔓延,台灣絕對也是受害者。
全球化在新冠疫情前就已經傷痕累累。各國或因內部的貧富差距、治理失靈,或有感於南海、朝鮮及美中等大國及地緣衝突風險,乃至於看到新科技帶來的機會,都出現某種程度的去全球化作為。川普2016年當選的論述,就是「去全球化」思維的代表作。然而,因新冠肺炎引發的去全球化主張,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論點。例如全球外包生產架構下,不但物美價廉,而且多數利潤最終還是被先進國家企業拿走。同樣拜全球化所賜,才讓先進國家壟斷全球智財權、金融、數位經濟到高等教育市場。
更重要的是,去全球化或自給自足根本無解於「後新冠」時期的挑戰。以口罩為例,台灣在疫情前每日產能近200萬片,現在力拚日產2,000萬片。中國更是大賺全球口罩經濟,日產能已經超過2億片,單月產能已接近2019年整年產能(50億片),再加上各國投產數量,後新冠時代全球口罩產能過剩的問題,只是各國追求自給自足不可行的一個實例。
簡言之,全球化有成本代價,但完全拋棄也不是解法。不過全球供應鏈的重塑可能就難以避免。後新冠時代各國的自給自足率,可能會反應在供應鏈布局的調整上,例如企業分散供應來源、縮小外包程度及深耕在地市場,政府提高關鍵物資戰備存量,誘使少數重要能量回流等作法,才是相對合理的對策。
因此後新冠時代台灣一方面有沉重的義務,要跟志同道合的國家一起努力,避免經濟全球化繼續受到打擊,他方面政府及產業都要因應供應鏈的變遷有所準備。
要小心的是,因為「去全球化」常常跟「去中國化」有所連結,而因供應鏈變遷很容易被理解為「離開中國」,這種狹隘的解讀會使產業及政府無法精準的提出有效回應之道,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