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名家瞭望/攜手AI 找到共存策略

整合產業、服務產業、發展產業

2024全球名家瞭望/攜手AI 找到共存策略

2024-02-23 經濟日報 寇馬克(Karel Komárek)/編譯簡國帆
KKCG投資集團創辦人寇馬克 (網路照片)
KKCG投資集團創辦人寇馬克 (網路照片)
寇馬克小檔案
寇馬克小檔案

雖然我們所處時代的特色是對地球的不成比例影響,但我們自己也正在經歷深遠變化。以前只能靠人工完成的任務,現在日益由機器完成。人工智慧(AI)已非遙遠的理論可能性,而是已經到來,而且將繼續存在。

在考慮AI的潛力時,很容易落入1990年代的技術樂觀主義,當時IBM的深藍(Deep Blue)戰勝了國際西洋棋冠軍,引發一波對於能如何在其他領域部署並商業化AI的跨學科興趣。但有人堅稱AI將對多數人的生計、甚至對人類生存本身,造成無法容忍的威脅。

這兩種反應常伴隨重大創新出現,也常犯下類似錯誤,因為都把科技進展視為與人們無關的事物。現在,樂觀主義者關注AI的可能益處,悲觀主義者則擔心潛在害處。但我們該問的問題是,我們能與AI一起做什麼。

這個問題能從藝術和金融層面回答。最能理解新媒體藝術的方式,就是視其為實驗與傳統之間的對話。人類對新奇事物和傳統的渴望是相互依存的:唯有先欣賞藝術品之前的事物,才能發覺新穎之處。沒有任何作品完全獨立於文化遺產,就像沒有黑暗,就無法理解光明。

投資也是一種混雜的行為。唯有發覺真正的創新形式才能成功,而這又需要瞭解過往的事物。過去和現在之間的交互作用,也能用來形容生成式AI。AI能藉由利用大量的人類表達紀錄(數據),獲得強大的應用能力,促成許多領域的文化和產業創新。

我們正是基於這種對AI的理解,推動「德弗札克之夢」(Dvořák Dreams)協作計畫。

我們利用機器學習的力量,把19世紀作曲家德弗札克的作品、影像檔案和遺產,轉換為一個100平方公尺的裝置藝術,在去年9月舉行的年度德弗札克布拉格藝術節期間展出。這件作品說明了AI改變人類創意並豐富文化底蘊的潛力。

當前的演算法模型仰賴大量訓練數據,而多數數據的來源與目的都是人類消費行為,從數百小時的古典音樂、到更量化的數據類型,但賦予AI輸出結果意義和智慧的,一直都是人類的輸入行為。唯有保持我們和AI之間的這種共生連結,才能確保AI的發展利大於弊。

即便現在看起來新奇而陌生,AI仍具備服務人類目標的獨特能力,從優化科技效率,到幫助創作能被普世欣賞的藝術品。人類對AI輸出結果的反應,是決定其功用的關鍵,並為其創造意義。在我們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AI的角色將愈來愈吃重。我們需要的是尊重、提升並優化人類和機器的共存策略。

為此,我們把「德弗札克之夢」視為概念驗證:由人類干預引導的「人工」智慧,讓過去的文化作品成為當下的真實。我們必須結合傳統與新奇,才能發現價值,缺了其中一項,我們不會被打動。

現在,我發現我們需要一場革命,不是科技面的,而是人類對科技的態度。我們不必預先假設自己是科技信徒、還是一個不妥協的批判者。人類的進步來自彼此的協調合作,以及我們和機器之間的合作。依此思路,藝術家、投資人及創新者都在AI革命要做的事情都一樣:在深刻了解過去之餘,也開放面對未來。

(作者Karel Komárek是捷克KKCG創辦人、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本文與洛杉磯加州大學設計媒體藝術講師Refik Anadol合撰/編譯簡國帆)

本系列專欄由富邦金控獨家贊助

選單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