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消费降级时代来临理性购物成主流

整合产业、服务产业、发展产业

大陆消费降级时代来临理性购物成主流

2023-07-24 经济日报特派记者林宸谊/专题报导
大陆经济示意图。 (中新社)
大陆经济示意图。 (中新社)
大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大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疫情三年间,大陆消费受到严重冲击,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8.2%,不仅较今年4月高点下滑10.2个百分点,6月更只有增长3.1%,创下今年新低。尽管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2%,但一般民众消费力已大不如前,大陆正迎接「消费降级」时代。

「熬过三年疫情,真是熬了个寂寞,经济复苏都是出现在新闻里。」位在上海市闵行区从事日式料理的台商贾先生不禁感叹。
 
贾先生指出,疫情解封一年以来,人均消费低于人民币150元(新台币645元)以下的生意会比较稳,「闵行区这边有不少撤资的,或转移到国外的,商办空置率很高,消费的人变少了,不少人宁可存钱也不敢消费,深怕哪天突然被裁员。」
 
从今年618电商大促销中可以看到,「理性购物」成主流,平台大打价格战,显示疫后消费恢复力道不足。
 
「消费可以降级,但快乐却不能降级」,家住上海就读于武汉大学的台青梁同学指出,尽管自己一个月有人民币3,000元(新台币1.3万元)零用钱,但除了一天三餐都在学校餐厅用餐外,爱喝冰咖啡的他指出,星巴克动辄人民币30元(新台币129元)根本喝不起,只敢买一杯人民币5元(新台币22元)的「幸运咖」。
 
在上海工作的白领台青黄小姐,中午都到社区食堂吃饭,「叫一份外卖动辄人民币30元(新台币129元)起跳;到社区食堂点一份三菜一汤的套餐,只要人民币16元(新台币75元)。」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ICCD中国商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方宝庆观察,大部分民众舍不得花钱,只有餐饮生意稍微可以。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李志强认为,人们无力消费或不敢消费是因为对经济前景不乐观所以消费保守,「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是人的自然需要,例如完善社保(或「健保」 )是民众敢消费原因之一。 」
 
李志强提到,靠房地产、货币放水支撑都不是长久之计,「利率再降也有极限,例如减税也不可能减到零。所得持续增加才是消费永续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选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