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今贏/不受制約 勇於改變

整合產業、服務產業、發展產業

古書今贏/不受制約 勇於改變

2021-10-27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2021/10/27 00:00
經濟日報 劉順杰(易群企管資深顧問)

學者透過實驗發現:將特定條件A,與B進行聯結,會讓受測者在看到A 的時候,情不自禁聯結到B,即使B不存在,也會受到制約做出反應。

十多年前,內子每逢報稅,星期六上午還要上班,某天出門接她下班,我把一盒冰鎮水果切片放進車內置物盒,等到內子上車,故意要她「幫忙」打開置物盒拿東西,當她發現水果盒時,超級驚訝開心;隔周故技重施,「不小心」把鑰匙掉在副駕駛座椅底下,請她撿起來,她露出驚喜的表情。

第三次,剛好陰天,故意把車子停到路邊,要她拿傘備用,她雖然覺得沒必要,仍然走到後車廂,當然發現新鮮物。

到了第四次,出門前剛好接到電話,趕到事務所,已經遲到十多分鐘,只看她一上車就東摸摸西摸摸,我問她是不是忘記東西,她回說沒有,要我停車,表示要拿提袋,滿臉狐疑回到座位,隔了半晌問:「你到底把水果藏在哪裡?」我放聲大笑——水果放在客廳忘了拿。

讀過清人劉蓉的習慣說《養晦堂詩文集》的人,想信對書中的情節印象非常深刻。

作者劉蓉年輕時,每當讀書遇到有疑問的地方,總會在屋子裡踱步思考。他的書房有塊約三十公方的地面比較凹陷,每次走到那裡,好像會跌倒,日子久了就習慣了。

某天,他的父親劉振宗來看他,發現書房地面凹凸不平,調侃他說:「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他才趕快叫書僮拿土填平。

後來劉蓉再踏到已經填平的地方,身子竟會震了一下,好像踢到東西,又過了一段時間,才慢慢習慣,他的心得是壞習慣真害人,悟出求學慎始的道理。

學習如此、生活如此,工作更是如此,好習慣、壞習慣都是逐日養成,壞習慣偏向放縱安逸,最難改掉。

例如職場中遇到某些事,雖然刺眼,久而久之變成視而不見,討論後發現:對於發生頻率高的『小問題』,即使可以想出方法解決,當事人常常抱著無所謂(無奈)心態挨罵結案,以致於錯誤無效率的作業方式,總是像影子緊追不放。

推論原因,不想改變源自於不願、不敢、不會,或擔心衍生新問題,更可能是缺乏支援有阻力怕「麻煩」,於是組織失去創新改善動力。

好的開始很簡單,貫徹到底不容易,《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好事之所以多磨,不是因為困難,而在缺乏猛利心(貫徹到底的行動力),惟有將好習慣內化成為生活(工作)模式且有始有終的企業(人),才能持續提升自己與時俱進。

選單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