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食品業 擬擴大在地生產

整合產業、服務產業、發展產業

亞洲食品業 擬擴大在地生產

2020-06-29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面對新冠疫情對全球食品消費造成大混亂,包括卜蜂在內的亞洲食品業者擬重組供應鏈。(歐新社)
面對新冠疫情對全球食品消費造成大混亂,包括卜蜂在內的亞洲食品業者擬重組供應鏈。(歐新社)

2020-06-29 02:00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隨著新冠疫情對全球食品消費造成大混亂,亞洲地區的食品業者開始重新省思其供應鏈,擬重組供應鏈,策略包括擴大在地化生產、縮小工廠規模,以及分散產線,以減輕對中國的依賴。

因疫情而實施封鎖造成全球運輸中斷,使食品業者對生產原物料取得和產品運送感到擔憂,尤其是現在第二波疫情又逐漸逼近。

泰國食品巨擘卜蜂食品(CPF),除在最大生產基地泰國外,還在其他1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食品加工廠。儘管該公司已大致避開了疫情的傷害,但仍認為泰國國內的工廠可能太過龐大。

執行長帕拉席(Prasit Boondoungprasert)說:「我們將成立更多小型工廠,將工廠分散到各個不同地區。」他表示,卜蜂現在的策略就是增設小型工廠,若此策略有效,未來也可能在海外分公司採取同樣策略。

美國吉比花生醬製造商荷美爾食品(Hormel)也正在重新檢討供應鏈,為可能的第二波疫情做準備。該公司在日本、大陸、菲律賓、新加坡和南韓等地生產罐裝肉品和耐儲存食品。

荷美爾食品公司亞太地區營運主管格里斯巴赫表示,該公司兩座亞洲工廠和美國工廠已難滿足需求。因為疫情關係,該公司希望亞洲區的生產能更在地化,同時也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他說:「我們了解到,至少在短期到中期,我們不能仰賴大陸市場的出口。做到生產地區分散,為我們身為可信賴供應商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的應變,儘管在地化也有風險。」

拜低生產成本之賜,中國大陸的供應商在許多亞洲食品公司都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顧問業者EY Japan Tax公司董事長角田伸廣表示,雖然中國大陸從疫情中恢復的速度比他國快,但「許多亞洲企業正尋求將生產從大陸分散到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選單

熱門推薦